第四节 追溯人类社会

  一、从蛮荒到文明

  人类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大约在3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学会了使用石器,大约50万年前又学会了对火的使用,由于使用了火,因而扩展了人类的食物范围,也使人类的祖先能够战胜寒冷,并走出气候温暖的非洲低纬度地区,走向亚洲、欧洲,以及澳洲和美洲。

  人类的迁徙是为追逐食物而走的,而且是以群体的方式不断地转移,这一过程非常漫长,大约5万年前才到达澳洲,大约1.5万多年前才到达美洲。

  人类的群居规模一直比较小,群居的组织以原始公社的形式存在,任何人在获取食物后都要提供给集体享用,任何人也有权享用其他人获得的食物。

  由于人们对生活的需求非常简单,也就是基本的食物,而此时分布于世界的人类数量很少,要达到这一基本需求并不十分困难,因此,人们的闲暇时间并不少,只要获得了相应的食物后,剩下的时间便可供人们休息和娱乐。所以,很多学者都认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比现在的人类要幸福和轻松。

  人类的生活方式与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发生第一次重大改变,是在约1万年之前,由于这时人类在制作石器上工艺越来越精细,石器的制作方式从过去的打制,普遍改进为磨制,因此人们称这一时期为新石器时代。

  但是,人类的最重要变革并不在于此,而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掌握了植物与动物的驯化技术,固定的种植与喂养生活比迁徙式的采集生活要安全,而且更有保障,于是人们便定居了下来。这一次生产方式的改变,后来称为农业革命。

  农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定居下来的人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组成了村落。相对于采集生产方式,种植和养殖方式的土地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村落的规模可以扩展得比较大,远远超过了采集时期的人类群体。

  高效率的生产方式使人们能够有较多剩余的产品可供贮存,于是就引来了抢夺和战争。为了抗击外来的入侵,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村落便组织了起来,组成了部落,这就使得人类社会的组织规模大大扩展了。

  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人们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最早冶炼的金属是铜,以后在铜中加入一些少量的添加物,可以使铜的性能变得更好,如加少量的锡就是青铜。

  陶器和织布在这一时期也产生了,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灌溉与水利工程也随即产生,6000多年前,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和埃及,就有了完备复杂的农业灌溉系统。

  至少可以说,在200多年前的工业革命之前,人类文明的中心地带始终属于欧亚大陆,同时还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地区(除有特别说明外,在本节我们统称北非)。由于撒哈拉沙漠与尼罗河上游大片的沼泽阻隔,北非与欧亚联系更多,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除有特别说明外,在本节统称南部非洲),则与文明中心的欧亚处于隔绝的状态。处于更加隔绝状态的还有美洲与澳洲。

  古代的欧亚大陆与北非集中了人类达90%的人口和所有最先进的文明,在清点最主要的古代文明时,在这里先后出现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印度文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以及地中海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

  值得提出的是,欧亚大陆的北面,在东起中国的东北部,西至欧洲中部的匈牙利平原的广阔区域,是无垠的大草原,在这里生活着许多文明之外的游牧民族。这些强悍的游牧民族只要一有机会便会南下掠夺文明地区,他们毁坏建筑,杀戮生灵,因此是文明的破坏者。但是,他们又是文明的传播者,因为他们把东方的文化和技术带到了西方,也把西方的文化和技术带到了东方。

  各古代文明的产生时间有先后之分,且相互之间的影响也只是间接的,尤其是中华文明远在东方,受其他文明的影响更少。由于距离遥远和交通不便,文明的基本原则经过许多年后才从一地传到另一地,正是接受了这种基本原则,也仅仅只是接受了基本原则,各大文明便相继发展起来,但又各有特色。

  任何文明总是在不断的破坏与重建之中,这种破坏力量主要是战争,也有地震、火山这样的自然灾害,但这只是很次要的力量。

  有些文明被破坏后再也没有重建,如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它被毁灭得几乎不留任何痕迹,以后的希腊文明也没有接受它的多少影响。还有一些文明曾经被多次破坏,又多次重建,重建的文明受到之前文明的一些影响,但内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和印度文明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文明,在经历了多次破坏、多次重建后,却一直不间断地延续了下来,具有这种特点的只有中华文明。

  二、文明的脚步

  古代文明只能算是初级文明,人类文明建立之后并没有停止向纵深发展。且文明在向深度发展的同时,也在向广度发展。当古代文明形成时,这些文明区域就如同一个个孤岛悬于世界各地,文明区域的周围是大片的未开化之地。这些文明“孤岛”就像星星之火,不断地燃烧扩大,影响它周围的地区,最后文明连成了一片。这一时期学者们称为古典文明时期。

  在这里,还是以欧亚大陆与北非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我们知道,在各大文明区域,早期形成了一系列的城邦小国,这些小国都觊觎别国的财富与资源,小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强者更强,弱者则被吞并,于是国家规模越来越大,小国的对抗变成了大国的对抗,文明的区域也因这样的战争不断扩大,连成了一片。

  首先使中华文明连成一个整体的是秦始皇。早期的中华文明只限于黄河中游附近的很小的区域,文明不断地向四处扩散,并形成了许多小的诸侯国,它们名义上属于周朝,事实上周朝能控制的范围只有自己附近很小的区域,到公元前3世纪,通过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只剩下七个较大的国家,其中以由边缘部落发展起来的秦国的实力为最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用十多年时间灭亡了其他六个国家,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

  印度文明的统一是由孔雀王朝完成的,在阿育王时期,发动了一系列成功的征战,最后使印度文明连成一片。在以后的历史中,相邻的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各自的发展轨迹完全不同,印度的分裂总是多于统一,而中国的统一则多于分裂。

  罗马文明是欧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希腊文明属姊妹文明,又是希腊文明的继承与发展。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包围了整个地中海。它的形成最早源于亚平宁半岛上罗马城邦国家的兴起,经过几百年的战争,罗马人统一了意大利,又经过了几百年的战争,罗马征服了地中海沿岸的许多国家,形成了庞大的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与和它同时代的属中华文明的汉王朝大小、势力相当,成为一西一东两个强大的文明核心。

  在公元前一千纪的中后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思想飞跃期,由于各大文明区域都遇到了大的动乱,连续数百年的战争,以及文明区域的长期分裂,导致人们对宇宙、人生,以及理想社会、理想政府和理想伦理道德观的思考。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十分杰出的思想家,正是他们的思考,促使人类从幼稚走向成熟。人类社会在这些思想导师的指引下,产生了理性的飞跃,他们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人们,直到今天也牢固地根植于人类社会的深处。

  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的500年间,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如老子、墨子、孔子和孙子这样的一大批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印度的佛陀与中国的孔子处于同一时代,他出生时,正是印度社会格局发生大的变化时期。佛陀看到了人的老、病、死之苦,这一切促使他产生了对人生的痛苦思考,并创立了佛教。

  同时期,希腊的思想家则以理性主义取代了宗教的神秘主义,他们的哲学思辨首先从对自然的认识入手,运用理性,自由地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由此,出现了一批卓越的理性主义思想家和科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等。

  在思想史上,稍后还发生了一件影响非常深远的事,那就是在公元1世纪初,由耶稣创立了基督教。

  战争始终伴随着人类历史,这一时期发生的战争不计其数,但是,有两次战争是不能不提的,因为它们对整个人类历史都具有影响。

  一次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东征。亚历山大在继承王位后,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基本统一了希腊,而后发起了对强大的波斯帝国的战争。他的征服势如破竹,国家规模与军队数量比马其顿大得多的波斯帝国,在亚历山大的铁蹄下土崩瓦解。亚历山大在向南征服埃及后便向东推进,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

  亚历山大十分崇尚希腊文明,曾决心将希腊文明传播四方,然而,在他征服之处,却深感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毫不逊色于希腊文明,甚至有其更加过人之处,于是,他从一个文明的推销者变成了一个文明的交流者。

  另一场战争就是东方的汉王朝对匈奴的战争。匈奴是中国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长期骚扰南面的中华帝国,汉武帝利用自己强盛的国力,发动了一系列针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匈奴受到极大的削弱,其后不久一部分匈奴归顺了汉朝,另一部分逃向大漠深处。正是匈奴的逃亡,引发了世界历史上的民族大迁徙,这次民族大迁徙经历了数百年,并最后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走向与进程。

  当时,生活于欧亚草原上的民族很多,这些民族都非常强悍,匈奴是其中最具实力的一支,匈奴在向西迁徙时必然要占领其他游牧民族生存的空间,在无法与匈奴抗衡的情况下,这些民族只好继续向更西迁徙,再占领别的游牧民族的地域。欧洲的中部到东部草原生活着日耳曼人的许多部落,在民族大迁徙中,这些日耳曼人最后被压缩到罗马帝国北部的一个不大的区域,他们只要有机会便南下抢劫富有的罗马人。

  这时的罗马帝国已经分裂成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此时依然强大,日耳曼人抢掠的机会较少。西罗马帝国则正在衰落,随着日耳曼人的多次入侵,于476年最终被日耳曼人占领。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历史学家以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作为分界线,把之后的约1000年称为中世纪。

  三、东方的世纪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继续生存了近1000年,在这1000年中,拜占庭努力延续罗马帝国的辉煌,尤其是在查士丁尼时期,曾试图重新恢复罗马帝国的疆域,而且很有成效。但从整体趋势看,拜占庭一直是走下坡路的,它的统治范围越来越小,国力也越来越弱,并于1453年最后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

  欧洲则主要由蛮族统治,在他们的统治下,几乎破坏了所有欧洲的古典文明,继承下来的只有罗马的宗教。这一时期,欧洲社会一盘散沙,分裂成许多小的国家,宗教权威凌驾于王权之上,处于主导地位。在文明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宗教神权又极其严格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欧洲被带入文明的荒漠,因此学术界称这一时期为“黑暗的中世纪”。

  但是,笼统地说世界的中世纪都是黑暗的,那是十分片面的。事实上,在这一时期缺乏创造力的只是西方,相反,在东方则是文明的兴旺时期。如我们习惯所称的阿拉伯数字是这一时期由印度人创造,并由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阿拉伯人还吸收了印度和希腊人的数学成果,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数学成就,特别是代数。在医学和天文学上阿拉伯人也有卓有成效的创造性成果。

  中世纪文明成就最显著的是东方的中国。这一时期,全世界的大多数科学技术成果都出自中国,尤其是指南针、造纸、火药和印刷术等四大发明对于人类的贡献最大。

  中国的四大发明很快传给了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以后又由他们传到了欧洲。

  当然,上述科学与技术的创造与发明,远不是中世纪东方文明发展的全部,在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东方世界都有诸多的成就。

  伊斯兰教的兴起与扩张是中世纪很具影响的事件,穆罕默德不仅创立了伊斯兰教,并通过战争与传教两种方式推动伊斯兰教的传播,进而统一了阿拉伯半岛。而他的继承者继续推进伊斯兰教的传播,扩大阿拉伯国家的疆域,最终形成了一个跨欧、亚、非三大洲,包括了各种不同地域的空前规模的庞大宗教国家。

  伊斯兰教的兴起与传播,与基督教形成了冲突,在1096年至1291年间,两大宗教进行了一场长达近200年的宗教战争,这就是著名的十字军东征。

  公元13世纪初,中国北部草原上崛起了一个十分强悍的游牧民族,这就是蒙古人。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征服采用了残酷的恐怖战术,弯刀所指攻无不克,所向披靡。蒙古人最后建立的帝国具有空前的疆域,它东起中国,并包括朝鲜,西至波兰和波罗的海,西南到达了美索不达米亚和阿拉伯湾,欧亚大陆的大部分都包括在疆域范围之内。

  在欧洲,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后分裂成许多小国,其中以法兰克人建立的王国最具实力,它依靠罗马教皇的支持,经过丕平和查理两代国王的征服,最后建立了一个包括大部分欧洲的帝国,因为在查理后期帝国达到顶峰,史称查理曼帝国。查理去世后不久,查理曼帝国分裂成东中西三部分,这就是以后的德国、意大利和法国,这三个国家在以后的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直到今天。

  英格兰的原住民为凯尔特人,以后受罗马帝国统治,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后,英格兰被盎格鲁和撒克逊这两支较小的日耳曼部落占领,之后,盎格鲁—撒克逊便成了这里的主人。

  四、世界的历史

  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期,美洲人还处在农业革命的初级阶段,他们驯化了100多种农作物,从数量上看并不比亚欧大陆的其他文明少,但农业耕作在其生产方式中只占少量的比例,大部分食物还是依靠采集的原始生产方式。

  在这之前,美洲形成了三大文明区域,中美洲的玛雅文明以艺术与科技方面的领先见长,有富于想像的建筑与雕刻,还掌握了相当的数学与天文知识。阿兹特克文明在墨西哥,阿兹特克人好战,各部落之间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抓获俘虏,以俘虏的心脏祭祀神灵,这是为了保佑战争的胜利,而战争的胜利还是为了抓获俘虏,用俘虏的心脏祭祀神灵,来保佑战争的胜利,从而形成为了战争而战争的恶性循环。在南美境内的印加文明,其文明程度相对最高。印加文明已经形成了帝国,即印加帝国;他们有统一的宗教,即太阳教;对土地、矿藏等实行国有制管理;有统一的征兵与征税。而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则还处于部落阶段。

  在18世纪后期,英国人到达澳大利亚时,相比美洲,澳洲的文明程度更低,整个澳大利亚大约有30万土著居民,全部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他们只有最简单的工具,如木棒和粗糙的石头之类,社会组织还停留在群体阶段,除了个别用做装饰的穿戴物之外,一般人都不穿衣服。

  南部非洲相比美洲和澳大利亚文明程度要高得多,但是发展却极不平衡。南部非洲的发展首先要归功于亚欧文明中农业技术与冶铁技术的传入,使这里较早就进入了农业文明时期。而伊斯兰教的传入,更是推动了文明的发展。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相信自己是绕着地球的另一个方向到达了亚洲。虽然哥伦布到死也不知道这是一个误会,但他的发现其意义却是巨大的,不论过去有多少人也认为地球是圆的,只有在哥伦布的地理发现后,才对这一结论深信不疑(事实上,是之后的麦哲伦第一次进行了环球航行)。于是,人们开始真正以全球的视野看人类历史,在这之前,人们一直认为世界是由亚洲、非洲和欧洲这三大洲组成的。因此,学术界普遍认定,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作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世界历史的时代。

  世界历史的时代同样是以血腥的杀戮开始的,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在美洲开始以抢劫黄金、白银和珠宝为目的,以后则以占有土地和资源为目的,他们以欺骗和背叛的伎俩首先骗取印第安人的信任,而后残忍地杀死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的国王和酋长。西班牙之后的其他欧洲殖民主义者采取了同样的杀戮方式。关于到底有多少印第安人被杀,说法差别很大,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杀死的远多于幸存的,特别是西印度群岛上的印第安人几乎被灭绝,大陆上的许多印第安人的村子也被屠杀得空无一人。

  由于美洲的土著人大部分被殖民主义者屠杀,在对美洲的开发中人力的不足凸显出来,于是,奴隶贸易便兴旺起来,欧洲奴隶贩子将非洲黑奴运到美洲获得暴利。奴隶贸易是非常残酷、野蛮的,有资料表明,考虑围捕和运输死亡,保证一个黑奴运到美洲要死亡四人。黑奴贸易导致非洲人员锐减。

  向澳大利亚的殖民已经是18世纪后期的事,大批的移民是英国监狱中装不下的罪犯。这些人的到来给土著居民带来了灭顶之灾,他们捕杀土著人就像捕杀野兽一样,90%以上的土著人都被他们杀害了。

  随着美洲与澳大利亚的发现,便是西欧各国对外的扩张与殖民,葡萄牙、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在海外都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而后起的俄国则在自己的周边进行扩张,事实证明,这种周边扩张比海外扩张更能获得长远的实惠。今天,俄罗斯的疆土世界排名第一,便是几百年中俄国不断扩张的结果。

  欧洲人所建立的海外殖民地在长期发展中慢慢形成了新的民族意识,他们与宗主国的矛盾也不断地显现出来。由此,殖民地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首先要求独立的是英属北美的13个殖民地。1776年7月4日,北美宣布独立,成立美利坚合众国。

  受美国独立的鼓舞,美洲其他地区,以及美洲之外的殖民地要求独立的浪潮也越来越高,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各殖民地之后纷纷获得了独立。

  五、走出中世纪

  走出中世纪对于西方和东方的意义完全相反,西欧的创造力在禁锢许多年后突然爆发出来,并因此走到了世界前列,而东方的创造力在一直领先的情况下却神奇般地遭到抑制,慢慢处于落后的位置。

  在欧洲,古典文明时期的希腊理性主义思想家的思想与著作被人遗忘了,也失传了。但是,他们的著作与思想却被阿拉伯人拿来学习,并发扬光大。十字军东征时,基督教徒在对穆斯林的征服中,无意发现了原本属于自己祖先的东西。他们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著作,以及欧几里德和托勒密的著作从阿拉伯文再翻译成拉丁文。看到这些理性主义著作,长期被宗教教义禁锢的学者们感到耳目一新,文明的火花重新在人们心中点燃,并最后演变成波澜壮阔的文艺复兴运动。

  14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发起于意大利,之后扩及到欧洲其他地区,它以复兴欧洲古典文明为旗帜,推动了一场反教会神权、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影响非常深远,为现代文明的发展吹响了嘹亮的前进号角。在这场运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其中有诗人、文学家、剧作家和科学家等等,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亚、哥白尼、布鲁诺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是对天主教会的直接冲击,宗教改革起因在于1517年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券,根据基督教教义,人生来就有罪,为了洗脱人生罪过,就要花钱买教会出售的赎罪券,这实际上是变相敲诈信徒。由于教会频繁地发售赎罪券,引起人们普遍反感。德国人马丁·路德针对出售赎罪券的行为,写出了一系列反对与攻击的文章,并通过赎罪券问题,引出了与罗马教廷解释不同的宗教理念。继路德之后,加尔文与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也提出了新的基督教教义解释思想。

  宗教改革运动使天主教分裂为新教与旧教两派,许多人都改信了新教,这对罗马教廷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宗教改革是不可能实现的。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运动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起源于西欧,中心在法国,但很快波及到欧洲其他地区,以及美国。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猛烈抨击神学教条,用无神论来反对上帝和宗教迷信;以社会契约论反对王权神授;用知识和科学启迪人们的愚昧和偏见;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反对等级特权;并提出了自己理想的社会制度的设想。在启蒙运动中,涌现出了如洛克、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格劳秀斯、杰斐逊、潘恩等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

  启蒙运动直接催生了近代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工业革命的到来,西方文明也因此超越东方文明,在近代世界的舞台上扮演主角,引领人类历史的发展。

  启蒙主义思想家设计了一种确保民主与自由的理想政体,这就是行政权、立法权与司法权分立,并相互制约,这种政体也称为三权分立。美国革命所建立的国家是第一个按照三权分立的政体建立起来的现代民主国家。

  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1789年爆发的法国革命可谓波澜壮阔、气壮山河,它将国王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并建立了现代民主政权。

  法国革命的成功对欧洲震撼很大,对于各国的封建专制政权无疑是一种威胁,于是,欧洲的主要大国便联合起来武力干涉法国革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拿破仑脱颖而出。

  拿破仑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天才,欧洲反法同盟先后七次联合起来,几乎包括了所有欧洲的主要国家,共同围剿法国,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拿破仑的军队所向无敌,一度占领大半个欧洲。但是,由于进攻俄国的错误决策,拿破仑差一点全军覆没。在强大的外敌的联合攻势下,拿破仑最后战败。尽管如此,法国革命的巨大影响,以及拿破仑个人的军事才能则长期被人们称道。

  就在西方世界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时候,东方则还在延续着陈旧的一切,按部就班地原地踏步。

  从穆斯林世界看,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着巴尔干与中东,它貌似强大,而此时已是外强中干,由于它与欧洲的接壤,虽然能隐约感受到欧洲的变化,但自己并没有多少触动。

  统治印度的莫卧儿王朝一度非常强大,而此时也开始日落西山。再以后实际上处于分裂的状态,这种内部的分裂,以及处于少数的穆斯林统治者与数量上占多数的印度教徒之间的矛盾,为之后的殖民者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

  夹在这两个穆斯林大国之间的是位于伊朗高原的穆斯林萨非帝国,17世纪上半叶,萨非帝国在达到其鼎盛时期后,紧接着遭受农民起义的打击,帝国从此走向没落。

  最为封闭的是最东面的中华帝国,在这一时期,中华帝国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中华帝国自明朝中前期便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不仅不主动与外部世界交往,甚至连被动的交往都严加防范,拒绝与外通商,严禁国民出海。

  而此时处于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也同样采取了闭关自守的政策,耽误了与西方交流与学习的时机。

  六、西方走向顶峰的世纪

  开启了海洋时代的西方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这种获得利益的手段不论是否正义,却是非常实惠的。而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这样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及一系列的社会革命,使得西方摆脱了宗教神权的桎梏,以及封建专制主义的羁绊,一个有利于生产力解放的思想环境与社会制度基本形成。正是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再一次降临西方,这就是工业革命。正是工业革命把已经开始引领世界潮流的西方推上了历史的顶峰。

  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叶的英国,最初是从纺织技术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开始的。而以瓦特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作为标志,则推动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但是,工业革命的飞跃则是在技术与科学结合之后。工业革命初期,对技术的应用是单纯建立在使用实用的技术发明基础之上的,然而,仅凭经验解决技术问题,只能完成简单、直观的技术发明。当采用科学理论指导技术实践后,便可以完成许多抽象和复杂的技术创造和科学发明,生产力便可以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将技术与科学的结合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它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

  工业革命创造了人类社会的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与军事格局。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一时间被称为世界工厂,英国之后能够称霸世界,完全是受益于工业革命的结果。最早接受英国工业革命成果的是美国,在欧洲,法国是最早接受工业革命成果的国家。俄国也在对农奴制进行改革后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而这时的德国和意大利还处在四分五裂之中。

  从1848年到1870年,意大利经历了长达22年艰苦、曲折的斗争,终于获得独立。德意志的统一则完全归功于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后的德国从一开始便在世界上扮演了一个一流强国的角色。

  1492年,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基本上可以认定各个民族都在自己的固定区域内生存。这种情况到19世纪中叶后彻底发生了改变,差不多全世界都成了欧洲人的天下,整个美洲自不待言,虽然大部分美洲国家都已获得独立,这样的独立都是在欧洲人统治下或者在欧洲文化背景下的独立。这种情况在其他各洲也是差不多的。

  欧洲人彻底进入亚洲是在最后的阶段,这时,事实上处于分裂状态,幅员辽阔且人口众多的印度莫卧儿王朝,通过英国人的武力进攻与不断蚕食,在1849年被完全占领,彻底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此时的中国虽然经过了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但国家的凝聚力还是非常强的,而且中国军队对欧洲侵略军采取了拼死抵抗,然而,落后的武器装备终究敌不过坚船利炮。之后,中国虽然名义上还保有独立的外壳,但实际上已沦为半殖民地。而中国周边的藩属国则完全沦为了列强的殖民地。

  差不多同时期,在美国炮船的威胁下,日本也被迫屈服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但是,中国和日本虽然遭遇了同样的命运,两国在后来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国家策略。日本在意识到自己的落后之后猛然醒悟,其明治维新很快收到理想的效果,仅仅只用40年左右的时间便迎头赶上了世界的步伐。

  1904年和1905年,日俄之间为争夺在中国东北的利益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在战争中,日军不论从陆地还是海上都彻底击败了俄军,取得了辉煌胜利。

  日俄战争是欧洲人第一次败于非欧洲人,它意味着一个非欧洲的国家第一次站在了世界列强的行列。在此之前,欧洲人几乎控制了世界的所有国家和地区,欧洲人的历史走到了最高的顶峰。

  七、现代世界

  工业化带来的巨大财富令欧洲人为之振奋,但是,时间刚进入20世纪,大战的阴云就开始笼罩在欧洲上空。英、俄、法、德、意、奥等强国为寻求军事平衡,不断地变换联盟方式,并最后形成了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与德、意、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两个对峙的阵营。它们每个集团都寻求自己的优势以压倒对手,每个国家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对手讨价还价,并随时准备出卖朋友。终于有一天危机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了,战争由欧洲很快蔓延到全世界。就当时看,一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战争和灾难。

  在一战期间,俄国国内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这就是列宁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于1917年11月7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一次把马克思的理论转化为实践,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之后,许多国家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的旗帜曾经红遍半个世界。

  一战带来的巨大毁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避免人类再发生类似的灾难,主要战胜国的领袖们商讨建立一种可以制止战争的机制。在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提议下,成立了国际联盟,国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它的主要宗旨,就是要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国联的成立,是人类利用国际组织制止战争的一次重要尝试。

  但是,国际联盟并不能阻止战争,仅十多年后,规模更加巨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再次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战争的空前规模,二战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除了巨大的死伤和毁灭之外,便是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并用于战争,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分别投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顷刻间两座城市夷为平地。如此大的毁灭力量是人类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人们开始怀疑和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会否有一天人类整体都被毁灭于自己所创造的科学技术成果?

  二战结束后,人们痛定思痛,主要战胜国领袖决定吸取国际联盟的经验教训,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组建新的国际组织。于是,联合国经过精心酝酿后,于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

  但是,联合国刚成立后不久,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个军事、政治集团随即形成,并形成对峙之势,双方剑拔弩张近50年,这一时期称为冷战时期。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才宣告结束。

  所谓的冷战时期其实一直都是热战不断,二战结束后不久便爆发了朝鲜战争,以后又爆发了越南战争。而其他稍小一些的战争更是频繁地发生在世界的各个地区,联合国在制止战争上,只要涉及到大国在台前或者幕后的利益,就根本无能为力。

  冷战之后,全球的不太平似乎根本没有缓解,世界形成了以美国一超,中国快速崛起并紧跟其后,另有俄、日、德、英、法诸强的局面,只要大国想做的事,联合国都无力阻止,冷战之后的几场主要战争都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授权。

  一种新的杀戮方式正在日益频繁地威胁人们,这就是恐怖袭击。恐怖组织采取各种手段,对无辜平民进行大规模袭击,常常导致数百上千人的死伤。这已成为世界的一大新的灾难。

  纵观人类社会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人类社会的时间周期正在缩短,农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的变化论十万年计,农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的变化论千年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的变化则论十年计。今天的世界,以原子能的开发与计算机的应用为突出特点的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生物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变得更快,更难以把握,每过几年或者十几年世界就会有大的改变。这种变化反映在人类的个体和家庭,反映在社会的城市和乡村,反映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也反映在世界整体格局的全面概貌上。而缩短人类时间周期的原动力在于科学与技术的力量。

  我们发现,战争与犯罪杀戮时刻伴随在人类的左右,强者欺负弱者的种内竞争的生物进化规律,在人类身上表现无遗;以占有他人的财富为乐趣,以牺牲他人的幸福与生命谋求自己的幸福,成为一条铁定的人类社会规律。尤其可以看出,战争始终是人类历史的主旋律,人类社会是在自相残杀中形成的。

  对于自然的态度,人类经历了被动适应自然到主动适应自然,再到主动改造自然三个阶段。人类对物质财富的需求永无止境,对大自然的索取永无止境,对于科学技术的索取也永无止境,即使拥有的财富堆积如山也永不满足。但回头观察自己的所得与所失,我们发现,人类在获得了物质财富的同时,自己并没有获得幸福与快乐,反而心理压力更大,安全感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