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人口与贫困问题
一、人口“爆炸”
20世纪最后的10年,一个令全世界都不安的问题更加让人感到十分严峻,这就是人口的“爆炸”。全球人口十年中增长了将近10亿,也就是说平均每年新增人口将近1亿。
根据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推测,人类在进入旧石器时代时数量仅为12-15万,进入农业文明时世界人口约为500-1000万,这一过程经历了200万年;18世纪中叶进入工业文明时期,这时的世界人口已经接近8亿,从农业文明初到工业文明初经历了1万年;但是,今天的世界人口已经达到67亿,而工业文明仅仅200多年。这一增长趋势已经告诉我们,技术革命是人口“爆炸”的根源。
似乎可以推断,是技术革命带来的财富使人们有足够的食物和条件养活更多的孩子,因此,越富有的人孩子应该越多,收入越高的国家人口增长率肯定会越高,但是,事实刚好相反。
随着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出现,以及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婴儿和儿童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平均寿命普遍提高,然而,相反的是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却没有与之同步。
又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粮食作物的生产越来越具有保障,以及世界慈善事业的发展,使得全球因饥荒导致大规模的死亡事件越来越少,而且60多亿人口的基数,纵使有百万人的饥饿死亡也不可能平衡人口每年近亿的增长。于是,人口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以至被称之为人口“爆炸”。
通过对世界人口的增长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两个非常明显的规律,即越是贫穷的国家人口增长率越高,越是教育水平低的妇女平均生育孩子的数量越多。
纠其原因,工业革命将医药和医疗技术发展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时候,节育观念并没有随之被广大穷国和穷人所接受。这是因为医疗技术成果只要被社会所采纳,就可以收到相应的治疗疾病、减少死亡和延长寿命的效果,而生育观念是属于个人的事,必须要让个人具备接受这种观念的条件,并接受这样的观念,才能产生相应的效果。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一直面临着瘟疫、疾病和饥饿、战争的威胁,家庭要繁衍必须要有众多的生育,才可能在被自然淘汰后有少数的幸存者,从而保证家庭和个人血脉得以传承。这一思想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很难动摇,在许多民族的文化中都包含了浓重的这种内容,要想改变非常困难。当人们接受了相当的教育后,就会对现今的医疗技术水平有更多的了解,也会对自己个人在传承子孙中应该做些什么有更清楚的认识。越穷接受教育的程度自然越低,对应该怎样做也就了解得越少。
另外,越是穷人,个人的基本生活便越没有保障,越是贫穷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便越不健全。一个人在生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考虑自己年老力衰、失去劳动能力时,如果社会还不能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便需要子女来赡养,这也是多生孩子的动力。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的富裕国家,或者未来生活有保障的较富人群,自然没有这方面的忧虑。
贫穷国家生育率高的第三个重要因素是,这些国家往往面对着许多的麻烦事,如动乱、战争、政局不稳等,因此,政府无暇顾及生育方面的教育与宣传。再加上一些穷人连饭都吃不饱,连避孕工具都无力购买,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也就无从谈起了。
人口问题较早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因为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口如此增长,地球将不堪重负。关于人口问题联合国曾多次召开会议,一些国家也采取了较为有效的措施,在控制人口增长上是有一定成效的。但目前人口还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这是一个基本事实,据联合国2002年发表的《2002世界人口状况》预测,这一增长趋势一直会持续到本世纪中叶,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最大值93亿。
二、贫困与贫富差距扩大
人口“爆炸”与贫困是两个既有关联又相互独立的问题。
据统计,占世界人口约17%的24个发达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份额的79%,而占世界人口83%的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只占世界总值的21%。19世纪初,世界上富人和穷人的人均实际所得之间的比率是3:1,到20世纪初,这一比率扩大到10:1,到本世纪初的今天,这一比率已经超过60:1。
根据世界发展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2004年高收入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为32040美元,而低收入国家只有510美元,差距的比率是6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之一挪威则达到了52030美元,而可怜的布隆迪只有90美元,差距近580倍。由此可见,世界贫富差距之大已经到了十分惊人的程度,而且这种差距还在继续快速扩大。
以世界上最贫困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例,上世纪70年代GDP实际增长年均为3.3%,80年代为1.7%,90年代为2.2%,而同期高收入国家则分别为3.4%、3.1%和2.4%,作为基数差距本来就非常大的两极世界,平均增幅再有差距,其绝对差距就是天壤之别了。而且,撒哈拉以南非洲极少的这点经济增长,还被过快的人口增长所抵消了,按照人均GDP的增长计算,这3个10年分别为0.5%、-1.2%和-0.4%,而同期的高收入国家的人均GDP增长则分别为2.6%、2.4%和1.8%。这就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与高收入国家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都在加大的同时,本地区人民的绝对收入甚至还在减少。
为什么工业革命与科技进步不仅没有给大部分人带来富裕,反而给他们带来的是贫穷和失望呢?应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直接原因只有两条:其一,世界贸易不平等。贫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是以农产品和不可再生资源为主的初级产品,以及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本来这些产品附加价值就非常低,加之世界贸易规则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贸易壁垒以及高额关税,使这些国家的出口越来越困难,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份额越来越低。
其二,科技创新能力的缺乏。这一点比前者更为重要,工业革命以来,由于殖民主义、战争、内乱以及各种其他原因,今天的贫困国家一直都是落伍者,面对正在进行中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不论从人力、物力、财力还是其他方面,这些国家根本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特别是在科技创新能力上与发达国家尤其存在巨大的差距,这就必然导致贫困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越拉越大。
贫富差距不只是体现在国与国之间,在各国内部也同样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在于,其一,由于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采用,从事生产更多的是依靠机械设备和科学仪器,而不是人的直接劳动。因此,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失业率却一直居高不下。其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必然导致在竞争中获胜的企业其股东与高层管理者越来越富,而大多数人则相对越来越穷。对于失业者,在社会保障体系好的国家可以靠社会救济勉强维持生活,而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国家则会沦为赤贫阶层。
联合国一直致力于消除世界的贫困,在联合国确定的社会发展三大主题中,贫困问题被列在之首。联合国还专门提出了消除贫困的千年发展目标。为了落实千年发展目标,在联合国有关机构召开的资助发展国际会议上,又作出了提高对发展中国家官方发展援助的决定,由22个发达国家组成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确定其官方发展援助到2015年应占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7%。
但是,0.7%的官方发展援助目标很难推动,目前为止,仅有丹麦、卢森堡、荷兰、挪威和瑞典5国达到了这一标准,一些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有减少,尤其是一些经济总量较大的国家,其援助比率最低,如经济总量排位全球第一和第二位的美国和日本,分别只有0.15%和0.2%,在援助国中排名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