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让机器人“复制”人类成为可能

来源:中国人工智能网

近期,哥伦比亚大学华人团队研发的Emo机器人凭借其超逼真的表情模拟能力引发了广泛热议。这款机器人不仅能够精准预测并同步人类的表情,还能进行眼神交流,堪称人机交互领域的一大突破。然而,其高度拟人化的特质也让人们陷入“恐怖谷”效应的深思,对人工智能虚拟技术发展带来的潜在危害展开了严肃探讨。

恐怖谷效应,这个描述人类对与人类相似的物体产生强烈不适感的心理现象,如今在人工智能虚拟技术的发展中愈发凸显。当机器人Emo等高度逼真的虚拟形象出现时,人们开始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恐惧。这种恐惧源于对未知的担忧,对机器人可能超越人类控制能力的恐惧。当机器人能够准确解读和模仿人类表情,甚至提前预测人类的情感反应时,我们不禁要问:它们是否可能利用这些能力来操控我们,进而对我们造成伤害?

人类会创始人胡家奇指出,我们担心人工智能可能会灭绝人类,根源在于程序失控或自我意识觉醒的风险。如今,编程与代码编写的权利已在很大程度上交给了机器自身,如何确保它们不会出现问题,避免失控局面,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胡家奇警告,人工智能自我意识觉醒的速度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要快得多,这无疑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毫无疑问,Emo的诞生,标志着机器人在非语言交流领域的重大进步。其自我监督学习框架使其如同人类照镜子练习表情一般,能在观察人类表情时迅速学习并模仿。更令人震惊的是,Emo能在人类微笑前840毫秒即作出准确预测并同步微笑,这种超前的反应速度和精确度无疑拉近了机器人与人类在情感表达层面的距离。未来,随着Emo进一步整合语言交流能力,如接入ChatGPT等大型语言模型,机器人将有望在对话中展现出更为自然且富有情感的互动。

然而,科技进步的光芒之下,阴影也随之显现。人形机器人Ameca“大梦初醒”的惊悚神情曾让无数人感受到真实的恐惧,而Emo的出现无疑加剧了这种担忧。随着机器人行为能力愈发逼近人类,甚至能准确解读和模仿人类表情,它们正逐渐无缝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这种深度融合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对社会伦理、心理安全以及人类身份认同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